距离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和残特奥会开幕不到一年
近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
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发布
(相关链接)
新中国成立前
曾在1910年至1948年
举行了七届全国运动会
本期,小体带大家
一同来回顾旧中国历届全运会
及上海获得的成绩
1910年旧中国第一届全运会
1910年10月18日至22日,旧中国第一届全运会在南京举行,此次全运会是南洋劝业会的一个附带集会,由基督教青年会西籍传教士爱克斯纳通过上海青年会所发起,当时称为“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简称为“全国学界运动会”。
旧中国第一届全运会
在南洋劝业会场举行开幕式
辛亥革命后,这次运动会被称为“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参加单位分为华南、华北、武汉、吴宁(苏州、南京)、上海五区,约有140人参赛,其中上海选手40人。竞赛项目只设有男子田径、足球、篮球和网球四项,田径赛又分为高等组、中等组和学校组进行比赛。
旧中国第一届全运会
圣约翰大学的跳高运动员
田径赛中,上海获高等组第一名、中等组第三名,圣约翰大学和南洋公学获学校组联合赛第一、二名。其他项目中,上海获得篮球、足球项目第二名,网球获决赛权4人均为圣约翰大学学生,大会决定冠军为上海。
1914年旧中国第二届全运会
1914年5月21日至22日,旧中国第二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由1912年成立的“北京体育竞进会”主办,但实权仍在外国人手中。
旧中国第二届全运会徒手操表演
这届运动会全国分为东、西、南、北四部参赛,四部运动员分别佩带黄、红、白、绿色标带以示区别。由于当时时局动乱,因而参赛运动员比第一届还少,仅96人,比赛项目设有男子田径、篮球、棒球、网球、足球、排球六项。
旧中国第二届全运会哑铃操表演
最终,北部取得了最好的成绩,获田径、篮球、棒球、排球(当时称“队球”)和网球双打冠军,总分排名第一。上海所在的东部收获足球冠军,南部获网球单打冠军。
1924年旧中国第三届全运会
1924年5月22日至24日,旧中国第三届全运会在武昌举行,由熊希龄、张伯苓等9人组成委员会筹备,中国业余体育会秘书长葛雷任技术顾问。运动会分东、南、西、北、中五区进行竞赛,参赛的有来自13个省和马尼拉华侨篮球队的500余名运动员,开幕时,观众人数达五万余人。
武昌公共体育场大门
本届全运会事先在各区曾组织预选赛30余次,比赛项目有男子田径、足球、篮球、网球、排球、棒球和游泳;女子设篮球、排球和垒球,另加国术一项。
夺得旧中国第三届全运会足球锦标的华东队
这届运动会的最大特点是中国体育工作者为夺回体育领导权的斗争取得进展,改变了全部由洋人操办全运会的局面。此外,与前两届不同的是增加了女子项目,增加了国术比赛,量度一律由英制改为公制,大会还增设了童子军团队比赛和团体操比赛及表演。最终,华北获总分第一,华东、华中分列二、三位。
1930年旧中国第四届全运会
1930年4月1日至10日,旧中国第四届全运会在杭州梅东高桥举行。这届全运会第一次采用按省、市行政区划参赛制,共有14个省、7个特别市和华侨共22个单位的1500余名运动员参加。
旧中国第四届全运会竞赛时盛况
比赛项目有男子田径、全能、游泳、足球、篮球、排球、网球、棒球八项;女子田径、篮球、排球及网球四项。与第三届全运会不同的是,全能运动从田径中分项,女子加设田径和网球两项。